中新社北京7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副主任、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赤研究員11日建議說,2030年前,中國應在空間物理領域部署開展“鏈鎖計劃”、“微星計劃”、“探天計劃”,以建立自主創新的空間天氣整體變化的科學認知體系,提升中國應對空間天氣災害的能力。
  中科院學部當天在北京舉辦的主題為“中國空間科學的發展戰略”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王赤做《空間物理學——關鍵科學問題、發展方向和發展途徑》報告時作上述表示。
  他指出,目前,中國空間物理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空間物理天基探測缺乏國家規劃。針對這一現狀,建議2030年前中國空間物理領域聚焦日地系統,開展“一鏈”(空間天氣鏈鎖變化過程)、“二暴”(太陽風暴、地球空間暴),“三耦合”(太陽風-磁層、磁層-電離層、中高層大氣-低層大氣)的探測與研究。
  在此基礎上,部署中國三大空間物理計劃:針對日地整體聯繫中的關鍵耦合環境的大型星座探測計劃——“鏈鎖計劃”;針對空間天氣關鍵要素和區域的空間天氣小(微、鈉)衛星計劃——“微星計劃”;針對中國上空空間環境精細結構、特征及其變化規律的地基探測計劃——“探天計劃”。
  王赤介紹說,空間物理學是伴隨人造衛星發射進入空間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的多學科交叉前沿基礎學科,主要研究地球空間、日地空間和行星際空間的物理現象,研究對象包括太陽、行星際空間、地球和行星的大氣層、電離層、磁層,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因果關係。人類特別關註的是地球錶面二三十公里以上直到太陽大氣這一廣闊的日地空間環境中的基本物理過程,這是當代自然科學領域最活躍的前沿學科之一。國際空間物理髮展方嚮日益重視日地和太陽-太陽系整體聯繫,突出多時空尺度的耦合研究,不斷探索太陽系未知領域。(完)  (原標題:專家建議2030年前中國部署三大空間物理計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b80xbxh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