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從哪兒來?PM2.5主要組分是什麼?機動車尾氣排放對P M2 .5來源到底有多大?廣州環保局與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地化所”)去年底聯合開展了一項廣州地區灰霾源解析的科研工作。今年2月初,市環保局發佈了2013年第四季度廣州P M2 .5源解析階段性成果。研究顯示,廣州空氣中的P M2 .5來源中,排在前4位的分別是:工業源(33 .09%,主要為燃煤電廠、鍋爐等)、機動車污染(23 .14%)、生物質燃燒(13%)和揚塵污染(10%)等。
  如何劃分灰霾的主犯和從犯?各種污染物貢獻度如何測定?只有頭髮絲1/20那麼小的P M2 .5顆粒,如何知道它的組分有哪些?梳理出這本詳細賬單,才能為政府精確治理灰霾提供科學依據。南都記者昨日走進該項目的核心實驗室所在地——— 廣州地化所一探究竟。
  PM2.5源解析有多煩
  要測定150多種污染物
  進入地化所標本樓,一層和二層是幾十間不同功能的實驗室和各種“高大上”的實驗儀器。據正在此讀研究生的張艷麗介紹,PM 2.5的來源解析十分複雜,比如其中重金屬的測定,需要先用酸溶解,再將溶液放入專門的重金屬分析儀分析。而有機氣溶膠則需要超聲、抽提、萃取、濃縮、裝瓶等各種工序;相對而言,陰陽離子的測定還比較快。
  在這個源解析項目中,地化所實驗室一共要檢測分析二次氣溶膠、硫酸鹽、硝酸鹽等150多種污染物,其中包括10多種陰陽離子、30多種金屬、還有幾十種有機物質。
  地化所研究員王新明是該源解析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他長期從事有機污染物(特別是大氣揮發有機物)相關的大氣環境、大氣化學和健康影響研究,重點關註空氣毒害物、二次污染物和地氣交換作用。王新明介紹,“源解析,其實就是要搞清楚PM 2.5中主要組分,及各種組分的來源等,找到灰霾的元凶。”
  王新明介紹,在大氣化學領域,一般做來源解析,主要有三種常見的方法。第一種是源清單法,把所有污染源頭都列一個清單,來估算各種組分的貢獻率。“但這種方法不適用於PM 2.5,因為PM 2.5有七成是二次生成的,你去電廠煙囪那裡測,只能測到二氧化硫,臭氧是後來各種污染物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的。”第二種方法,源清單法與模式法相結合,但這種方法也不科學,因為這個模式和源清單都無法搞清楚污染物的二次生成機制。
  第三種就是受體法,通俗的講就是用濾膜上採集的污染物倒推來源。P M F(positivem atrix fatorization)就是美國環保署所採用的,也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標準的受體模式法。“我們測一下P M 2 .5樣本中硅的組分比例,就可以倒推出建築揚塵對PM 2.5貢獻有多少。”王新明還笑著舉例,“之前有專家稱市民炒菜的油煙也會造成灰霾,我們就來測一下,炒肉時揮發出來的甾醇(一種固醇,動物油脂)有多少。”他透露,目前他手頭數據表明,市民生活中炒菜產生的油煙,確實也是P M 2 .5的一個來源,但貢獻度很小,還不到6%。P M 2 .5最主要的來源還是工業源、燃煤發電廠、機動車尾氣等。
  PM2.5源解析有多貴
  小小空氣罐價值數百美元
  王新明表示,該項目採集樣本的數量也成為目前國內同類實驗中採集樣本最多的,有500多對濾膜。在檢測開始前,濾膜還要放進馬弗爐里用400攝氏度的高溫烘乾。實驗室中,記者隨手拿起一個不起眼的小空氣罐,被告知這種小罐子都是進口的專業空氣罐,一個就要幾百美元,“因為很多國產的空氣罐做不到那麼嚴密,我們有些實驗需要的是很少的量,必須有精密的儀器。”
  記者隨後還參觀了一個30立方米的煙霧箱(實驗艙)。雖然體積不大,這裡可是寸土寸金。裝有一套精密的實時在線監測系統的實驗艙造價在千萬元級別,艙內全部用專業材料密封,可以在其中模擬各種空氣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的全過程。“你可以通過監測屏幕看到,艙內的污染物如何從氣體變化到顆粒,還會顯示出實時的顆粒濃度。”
  P M2 .5源解析有多難
  關鍵看原始數據是否精確
  對於廣州市乃至全省的大氣治理,王新明研究員表示,目前國內治理空氣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並不是技術難題,而是各地政府的決心和監管力度。“治理空氣污染,得從源頭控制。京津冀地區是PM 2.5經常爆表到五六百,所以他們隨便砍掉哪個煤礦鍋爐都有效果。但廣東不同,我們經歷了10多年大氣治理,現在已經很難再把乾海綿壓出水來。現在的源解析,就希望能拿出一本嚴謹而詳細的灰霾賬單,是哪裡產生的就治理哪裡。精確治理定點清除。”
  說起各地都在搞源解析,王新明認為,大家起點都差不多,關鍵要看原始數據採集是否精確,“有些城市連二氧化硫都測不准,有很大誤差,你怎麼測那麼複雜的二次氣溶膠,又怎麼用粗劣的數據向公眾解釋PM 2.5的來源?”王新明認為,除了珠三角地區的空氣治理,我們還要對粵東西北的空氣質量保持關註。目前正在產業轉型升級,我們不能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把污染也轉移過去了。“否則你把發電廠、鍋爐都搬去清遠,但刮北風,污染物還是會吹回來的。”
  此外記者還獲悉,環保局年初公佈的只是階段性研究成果,更加翔實全面的PM 2.5源解析數據、報告有望年底前向公眾發佈。 採寫:南都記者 靳穎姝
  “治理空氣污染,得從源頭控制。京津冀地區是PM2.5經常爆表到五六百,所以他們隨便砍掉哪個煤礦鍋爐都有效果。但廣東不同,我們經歷了10多年大氣治理,現在已經很難再把乾海綿壓出水來。現在的源解析,就希望能拿出一本嚴謹而詳細的灰霾賬單,是哪裡產生的就治理哪裡。精確治理定點清除。”——— 地化所研究員王新明  (原標題:灰霾追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b80xbxh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